眶下间隙感染

眶下间隙感染

概述: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是指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组织间隙内的化脓性感染。其致病微生物是能引起组织化脓性炎症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感染途径主是继发于牙源性疾患,也可以是腺源性、邻近区域炎症的直接播散或身体其他部位感染的血行播散。
    了解颌面颈部间隙的构成、毗邻等解剖学特点,对了解各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建立正确诊断有重要意义。眶下间隙(infraorbital space)位于上颌骨前份,其上方边界为下睑、眼轮匝肌、上颌骨眶下缘平面,下方为鼻旁沟、口轮匝肌、前庭沟底及上颌齿槽突平面,内侧为鼻旁,梨状孔边缘,外侧为颧骨。位于皮肤、皮下组织、表情肌与上颌骨前壁骨膜之间。内含表情肌如上唇方肌、尖牙肌(图1)。在表情肌深面,有从眶下孔向该区行走的眶下神经和血管,在眶下孔附近有眶下淋巴结,收纳眶下区淋巴液。在表情肌间有面前动静脉走行,面前静脉藉内眦静脉与眼静脉、眶下静脉、面深静脉与海绵窦交通,该区软组织及间隙感染时可能向海绵窦播散。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1953~1998年中,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共收治颌面部间隙感染及唇面疖痈病例1334人,其中男802人,女532人,男∶女=1.5∶1.0,从1岁以内婴幼儿到97老人,各年龄段散在分布,平均28.2岁。其中单个间隙感染者约占72%,2个以上间隙感染者占28%。因败血症、海绵窦血栓静脉炎等严重并发症死亡26例,总病死率为1.95%,其中50年代病死率为5.37%,60年代~70年代为2.0%~2.11%,80年代为1.03%,90年代降至0.56%。各种间隙感染按构成比由多到少排列,依次为颌下间隙、咬肌间隙、颊间隙、咽旁间隙、舌下间隙、翼颌间隙、眶下间隙,颏下间隙、颞下间隙、颞间隙、广泛性口底蜂窝织炎(其中多为卢德维咽峡炎)、颈深部脓肿、上唇基底间隙感染。

病因

病因:该区感染来源主要为上颌尖牙及第一前磨牙之根尖周(或同名乳牙根尖周)感染。上颌骨前壁骨髓炎、眶下区皮肤、鼻背及上唇的感染如疖、痈也可通过直接播散、静脉交通或淋巴引流致该间隙感染。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时,病情的轻重取决于机体的耐受状态以及侵入病原菌的数量和毒力。但都具有急性化脓性炎症的特点,如起病急骤,病情进展快,局部有红、肿、热、痛,功能受限,并伴有发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等全身特点。
    局部临床特点:该间隙蜂窝织炎主要表现为眶下区,以尖牙窝为中心的红肿,可伴眼睑肿胀,睑裂变窄。眶下神经受累常伴剧痛。从口腔前庭侧检查可见相当于尖牙及第一双尖牙前庭沟肿胀变平,从前庭沟向尖牙窝方向抽吸,可抽得脓液。有时可在眶下区直接扪及波动。向侧方可向颊间隙播散,引起颊部肿胀,向上播散可引起眶周蜂窝织炎,如引发内眦静脉、眶静脉血栓性静脉炎时,可造成海绵窦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

并发症

并发症:炎症扩散时易伴发眶周蜂窝织炎、颅内并发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败血症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数目。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诊断

诊断: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可做出诊断。口腔颌面部血液循环丰富,与颅内血管有直接交通,缺乏完善的静脉瓣膜,咀嚼、吞咽、张闭口运动频繁,故颌面部间隙感染进展、炎症扩散时易伴发颅内并发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败血症。因此,要求临床医师能综合临床症状体征,血象检查及微生物学检查等迅速就感染的解剖部位,感染途径,病员全身状况,致病菌种类等作出正确诊断。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治疗:治疗原则包括全身抗菌药物治疗及支持疗法、局部首先保守治疗,一旦脓肿形成时,及时切开引流等。急性炎症减轻后应及时治疗病源牙。
    局部治疗原则:宜在尖牙、第一双尖牙相对应的前庭沟底肿胀中心区作与上牙槽突平行的切口,深度应切破尖牙窝骨膜。用盐水冲洗,必要时放置橡皮引流条。橡皮引流条应与尖牙或第一双尖牙用线栓结固定,以免落入尖牙窝底部。如脓肿主要位于皮下且局限时,也可在下睑下方眶下缘沿皮纹作切口。但一般原则是尽可能采用口内切开引流的方式。

预后

预后:

预防

预防: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

Copyrights 2005-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